合聚咖

合聚咖

考研招生被放鸽子:录而不读的漏洞怎么堵

admin

”录而不读“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来说就是被录取之后选择放弃报道的现象!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研究生考试当中,很多本科院校也有这样的经历,追求考生这样做的原因?无非就那几点,大多数都是对锁录取的院校不满意,最终选择出国或者其他方式。作为一个经历过考研的朋友来说,这样的行为一是欺骗了学校,二是浪费了招生的位置,因为研究生录取是择优录取,如果你在复试阶段明确表明自己不想要被录取,那么学校一定不会强加把这个研究生的位置给你,一定会顺延,你不想上,有的人想上。

有些朋友觉得,这个是个人拥有的自由选择权,我不应该责怪考生,我的天哪!真没还会有这种无脑的人啊!拜托,自由选择权是在规定范围内的个人选择好吗?对于那些已经对高校和导师做出承诺、接受录取且在已经参加过复试的人来说,最终由于个人原因导致高校资源的浪费,当事人绝对是要接受谴责的, 不过为什么都要谴责了,每年还是有那么多录而不读的现象出现呢?还不是因为这些谴责都是道德层面上的,对于厚脸皮的人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但对于录而不读的漏洞学校有没有什么方式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呢?我的是有的。首先,研究生复试都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设定在1:1.2,也有设定在1:1.2到1:1.5之间的,但更多高校还是严格执行1:1.2的比例,即如果全校要录取1000人,那么将会有1200人前来复试。

这样看来,复试的录取比例并不低。我觉得可以提议各高校依据每年差额复试比例及最终录取人数情况,并根据当年报考人数大体情况确定差额的复试比例。该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每年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