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服是学术会议和毕业典礼中必不可少的着装。它不仅代表了学术地位,同时也承载着对知识与智慧的尊敬。学位服通常分为五种: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四个部分组成。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戴时帽子开口部分位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者的视线平行。流苏则根据学位和学术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博士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而校(院、所)长帽的流苏为黄色。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者的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将流苏从右前侧移至左前侧中部,并保持自然下垂。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学位袍的颜色也根据学位而定,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服则为红、黑两色。穿着学位袍时,应自然合体,不得加套其他服装。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根据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色。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垂布根据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着装规则,我们不仅能够展示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术传统的传承,也能够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庄重、有序的学术环境。学位服不仅仅是一件衣物,更是学术成就的象征,是智慧与荣誉的体现。
扩展资料
博士服,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典礼上所穿着的礼服。博士服起源于中世纪欧洲教士的服装,因为早期大学中的学者大多是传教士。礼服一般由长袍,方帽,和头巾三个部分组成。其样式、装饰物、颜色和含义在不同国家有不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