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我国古代炼铁炼钢中有哪些化学工艺

admin

我国古代工匠们在冶炼过程中不断有独特的创造,通过退火、正火、淬火、化学热处理等工艺,炼出了炒钢、百炼钢、灌钢等品种。我国古代炼铁、炼钢技术虽然起步相对稍晚,但是它的发展却是后来居上。例如商代熔铸司母戊方鼎这样的大型铸件,必须要有较大的熔炉、鼓风器和较高的炉温。

司母戊方鼎是我国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为一次铸造成功,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水平。被推为“世界出土青铜器之冠”。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楚王听说铸剑师欧冶子的大名,为了在纷争中获胜,就叫他制造宝剑。

欧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因为只有这3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

欧冶子来到了龙泉的秦溪山旁,发现在两棵千年松树下面有7口井,排列如北斗,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于是,欧冶子又在茨山下采得铁英,拿来炼铁铸剑,就以这池里的水淬火,铸成剑坯。由于没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剑,欧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寻万觅,终于在秦溪山附近一个山岙里,找到亮石坑。

欧冶子发觉坑里有丝丝寒气,阴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异物。于是焚香沐浴,素斋3天,然后跳入坑洞,找到一块坚利的亮石,用这儿的水慢慢磨制宝剑。

经两年之久,终于铸剑3把:第一把叫“龙渊”;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

这些宝剑弯转起来,围在腰间,简直似腰带一般,若乎一松,剑身即弹开,笔挺笔直。若向上空抛一方手帕,从宝剑锋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为二。斩铜剁铁,就似削泥去土。之所以如此,皆因取此铁英炼铁铸剑,取这池水淬火,取这山石磨剑之故。

欧冶子铸成宝剑,是和他的冶金技术分不开的。其实先民在此之前的商代中期,就已经对铁有所认识,而且已能够进行锻打加工并与青铜铸接成器。

商代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使它从矿石、燃料、筑炉、熔炼、鼓风和范铸技术等各个方面,为人工炼铁技术的出现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