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即数字控制技术,它通过使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机械设备的动作控制。数控技术主要控制的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技术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紧密相连的技术。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标志着数控技术正式进入工业应用领域,对自动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数控技术也被称作计算机数控技术,它采用计算机来实现数字程序控制。这种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功能。
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具有高加工精度、易保证质量、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掌握数控车床的加工编程技术非常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发展也日益加快,正在朝着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我国虽然近几年数控机床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差、外观质量差、产品开发周期长、应变能力差等方面。为了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关专家建议机床企业应在质量工程、高效高精发展、成套设计开发能力、服务优势、多品种制造、模块化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仅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一些重要行业(如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等方面。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发展阶段、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我国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从社会安全和国防安全的角度出发,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发展战略应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