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

admin

地球的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了大量的气体,从而形成了数千公里厚的层。随着高度的增加,气体密度逐渐变得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的高空仍然能够探测到稀薄的大气,有观点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至距离地面约6400公里的地方。大气的形成与地球的形成、地壳的运动以及动植物的生命活动都有关联,并非孤立产生。通过对比其他行星大气的探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各个行星的大气都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这对于理解地球大气的形成非常有帮助。然而,关于地球大气形成的更确切理论,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大气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对流层:这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其厚度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对流层中,随着高度的增加,平均温度递减率为6.5℃/公里。这一层中存在对流和湍流,天气现象和过程主要在这一层发生。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大约到50公里的高度。在这一层中,温度通常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底部温度随高度变化不大。平流层中几乎没有水汽,天气晴朗,适合飞机航行。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直到85公里的高度。在这一层中,由于臭氧含量低,且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已被上层大气吸收,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烈。

4. 电离层:电离层是地球大气中电离程度较高的区域,一般指6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在这里,太阳辐射使得部分大气分子电离。有时,整个电离的大气也被称作电离层,此时磁层被视为电离层的一部分。

5. 散逸层:散逸层是大气层向星际空间过渡的区域,没有明显的边界,大约延伸至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地方。这里的温度极高,可达数千度,大气极为稀薄,密度仅为海平面处的十亿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