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训,体现了学院对学术追求和品德修养的深刻理解。"博学笃行",源自古人的教诲,强调广博学习与坚定实践。孔子提倡"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子夏则提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味着广泛学习后,持之以恒地实践所学。苏秦、匡衡、葛洪等人的故事,都体现了这种刻苦求知的精神。
"笃行"一词源于《礼记》,强调学、问、思、辨之后,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它倡导忠贞不渝、踏实坚持的态度,如朱熹的"知行相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都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明道"则是对人生道路的清晰认知,如《汉书》中的"道",既是行走的路径,也是形而上的哲理。"立德"源自《左传》,倡导树立高尚品德,超越生死利害,以德服人,这是人生不朽的追求。
"博学笃行"和"明道立德"共同构成了学院师生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态度,与西南大学的"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精神和"含弘光大,继往开来"校训相辅相成。在这里,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关乎实践和道德修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