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坚持性问题,是许多父母共同面对的挑战。常见的场景包括玩具未玩完便丢弃,作业未完成便敷衍了事,兴趣爱好众多却难以持之以恒。然而,也有一些孩子表现出较强的坚持性,这说明培养孩子的坚持性是可行的。
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跳跃且简化的,他们难以理解生活中许多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他们可能会认为建造火车只需简单地将几个板凳连在一起,而火箭上天也不过是将一个尖尖的折纸向天上推。孩子不了解过程的复杂性,也不愿去了解那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因此,他们缺乏坚持的动力。
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坚持性会逐渐发展。这意味着,坚持性是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发展的过程。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成年人在处理事务时依然表现出浮躁和缺乏毅力,常常半途而废。这进一步表明,坚持性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来培养。
在培养孩子的坚持性方面,父母应避免给孩子难度过高的任务。过多或过难的任务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抗拒或放弃。因此,父母应当适当降低任务难度,将大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小目标。
例如,如果要求孩子完成25道题,他们可能会感到难以完成。此时,父母可以将任务分成五个部分,每完成五道题便给予短暂的休息,同时进行点评和鼓励。这样,孩子更可能愿意配合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其坚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