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孩子经历的故事。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高中时考入了本地顶尖的学校。上高中前,我一直在考虑他是否适合学习文科或理科,还多次与他探讨未来理想的职业方向,问他更倾向于哪一类。但孩子没有明确表达出偏好,似乎对未来的规划感到迷茫。
高一期间,他在一所竞争激烈的学校里,虽然各科成绩还算中等偏上,但已不再像小学和初中那样游刃有余,学习压力明显增大。高二前,学校安排了军训,借此机会开始了文理分科的动员。在征求家长意见时,孩子表示想读理科。我则建议他选择文科,认为他的数学成绩较好,而在文科方面语文成绩优异,整体来说在文科上更有优势。
军训结束后,孩子仍选择了理科,主要是因为大家都说理科生录取机会更大。尽管如此,我们也没有强迫他。在高二上半学期的理科课程中,我发现他似乎遇到了瓶颈,成绩始终徘徊在中游。而且,他的心理压力也较大,如果按照这样的成绩考大学,我认为他很难进入较好的学校。
于是,我和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沟通,建议他转到文科。孩子同意了,并自己向学校提出了转科的请求。校方起初不同意,后来决定调阅他的各科成绩后才做出决定。校方认为他并非那种学不下去的学生,经过综合分析后同意了他的转科请求。
就这样,他转到文科读了一学期,然后参加高考。然而,命运似乎并不如我们所愿,高考成绩出来后,发现他的成绩连一本线都没达到。他彻底考砸了。我和他的心情都非常沉重,我们帮他选了一所二本学校,告诉他不要灰心,高考失利只是暂时的,大学里还要努力。
我们强调一定要从这次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原因。现在,人们在判断孩子该上文科还是理科时,更多依据的是孩子的兴趣、偏爱还是全面发展。但实际情况是,任何选择都存在不确定性,任何时期的转变都有可能发生。
家长不要用自己的选择代替孩子的选择,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其次可以征求老师的意见,因为他们给出的建议可能更中肯、更符合实际情况。最后,我想说说我的孩子,尽管高考失败了,但本科毕业后他放弃了保研的机会,直接进入职场。后来,他依然没有放弃努力,考入了国内顶尖大学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