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矮行星界定标准

admin

在天文学领域,对于矮行星的界定标准曾有所争议。以前,查龙(冥卫一)因其与冥王星的关系曾被认为是冥王星的卫星,但国际天文联会的决议草案曾考虑将其视为矮行星。成为矮行星的条件之一是其尺寸和形状需满足行星的标准,即查龙与冥王星的质心位置不在冥王星表面,而是位于两者之间。

然而,查龙是否最终被定义为矮行星还取决于后续决议。同样,像4号灶神星、2号智神星和10号健神星这样的大型小行星,如果具备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也有可能成为矮行星。但目前,矮行星的质量和大小上限并未有明确规范,只要一个天体足够大但没有清除邻近轨道的天体,也可能被归类为矮行星。

在过去的决议中,建议的矮行星质量下限为5×1020公斤,直径超过800公里,但这一标准并未在最后的决议中保留。因此,现在矮行星的界定更多依赖于实际观测和对象的历史变化分析。一些天文学家预测,新定义可能导致矮行星的数量显著增加,可能超过45颗。

扩展资料

矮行星或称“侏儒行星”,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卫星。矮行星是一个新的分类。定义的标准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