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被大学录取,通常情况下无需面试。
实施“3+1+2”的高考模式后,录取流程主要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志愿填报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统一录取。录取过程分多个阶段:自由可投表示考生档案状态,需等待投递或退档信息;已投档指档案已送达志愿学校,是被录取的积极信号;院校在阅则指学校正在审核考生信息,审核结果并不确保录取;预录取表明考生信息通过学校审核,接近于录取状态;预退档则在审核过程中被拒绝,考生状态变回自由可投,再次进入录取流程,直至被录取。
录取状态还包括录取待审,考生需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终审后,状态变为正式录取,表示成功入学。
对于大学选择专业是否需要面试,通常来说,自主招生是高中毕业生通过考核后,可提前确定意向高校录取名额,享受高考降分优惠。根据教育部规定,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入选考生需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规定分数线,省级招办将考生档案投递至选报学校。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与自主选拔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