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它是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人们不但有自己的家庭、朋友圈子,而且也离不开学校、医院、银行等现代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产生,其动力来源于功能群体的出现,以及群体正式化的趋势。在社会学中,社会组织是社会群体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有意识地结合而成的正式社会群体。
社会组织简称“组织”。它不仅包括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标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而且包括这种合作关系形成并在这种框架下达到目标过程。
基本组成要素:
1、一定数量的成员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的,一定数量的、通过一定程序加入的成员是社会组织的第一要素,是构成组织的前提。
2、明确的目标
任何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它是组织成员共同利益、共同志趣的集中代表。组织的目标越明确、越能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同,组织就越有凝聚力。
3、共同的规则
任何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简单或复杂、严格或宽松的规则,以指导和约束成员的活动,而且这些规则大多是成文的,是需要其成员共同遵守的。比如厂规、校纪都是其成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它使来源不同的组织成员协调一致的行动成为可能。
4、权威的领导体系
一个组织要协调众多成员、实现组织目标,就需要有领导和管理体系,即建立自上而下的、具有支配性和权威性的权力关系。这种领导体系既是达成组织目标的保障,也是进行组织控制的必要手段。
5、一定的物质基础
任何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都需要一定的资源和物质基础。社会组织的性质不同、任务不同,它所要求的物质基础条件也会有差异。比如工厂要有机器、厂房,学校要有教室、实验室,医院要有合格的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