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位妈妈分享她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快乐度过童年,不过早对儿童过早进行学科教育。大致内容是她孩子从小学学渣到高中逆袭成为学霸的教育方法,她没给孩子参加任何辅导班,只是孩子在有进步时给予肯定、鼓励孩子,等孩子到身心有一定承受学习能力,家长再进行陪伴、辅导,让孩子慢慢从小学自然衔接到初一。从她的言谈中可见是位极棒的妈妈,有耐心、有学识,她孩子就是我们口中常说别人家的孩子-懂事、聪明、优秀。
诚然理想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确实是这样,不过早剥夺孩子的童年,家长放手、信任、尊重孩子,让他开心,自主学习。我孩子上大班时。身边的朋友都提醒我,要赶紧给孩子报培训班,让他先打基础,小学进度很快不然跟不上......,我常矛盾是否应该给他报培训班?报了怕拔苗助长,剥夺了他快乐童年,使他厌学,得不常失。不报吧,又怕他跟不上,以后辅导他作业时我会崩溃。思前想后,我还是给他报了两门学科为入小学打基础。
我赞成这位妈妈的教育理念,但这个教育理念不适合我家孩子。我总结了两个原因:一、理想的教育方式对家长有四个要求,缺一不可:1、父母高情商,能帮助孩子辨认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能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缓解他的压力。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自信的孩子,拥有良好的抗挫和抗压能力;2、懂教育(学历不一定很高),优秀的父母一定懂孩子心理教育,不盲从,发现孩子发光点,耐心引导;3、陪伴,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亲子陪伴关乎孩子一生,父母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影响孩子未来发展,在孩子成长的各阶段父母的陪伴都不能缺失,否则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健全心理的 健康 ;4、三观一致,但凡家里有一位三观不统一的爸或妈或老人家,家里都会鸡飞狗跳,导致对孩子的教育难以向理想的教育方式发展。以上4点,我试问只能做到其中2点,如果我套用理想教育理念,孩子和我肯会被折磨崩溃。二、理想的教育理念不适合每个孩子,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智力水平的高低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有关系。其中先天因素占60%,而后天占40%。当然智商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后天弥补。如果家长运用理想教育理念,以上两点则环环相扣,父母有自身性格、工作原因、教育水平等和孩子的智商,任何一环不对都会导致不适合这种教育方法。比如,父母性格急燥,而孩子一般的智商水平,在平时的陪伴的辅导过程中一定是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