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为什么教孩子控制情绪,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就能让问题得到解决

admin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父母首先要稳住自己的情绪,要看到孩子需要你的帮助和引导,而不是“任性的孩子”。然后冷静地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理解:“妈妈刚刚照顾其他小朋友,没注意到你,所以有点生气了?”我有点难过。”孩子得到了理解,很快就会平静下来,明白了自己的这种感觉是“生气”和“难过”。

当孩子的情绪认知越具体、越准确,他就越懂得如何处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接受和理解孩子的情绪后,再教孩子通过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不要把情绪憋在心里,比如跑步,听歌,涂鸦,打枕头,睡觉等等。最后,要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当孩子因为妈妈照顾孩子而生气的时候,可以教他:“下次你可以直接告诉妈妈,‘你一直照顾别的孩子,我有点难过,希望你能照顾好我。’这样妈妈才能了解你的想法,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也会考虑到你的感受,对不对?”

情绪教育的另一个重点是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不良行为必须加以规范,使其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按照规定,他们只能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但是孩子们却要哭着发脾气。这时,家长可以理解孩子的心情,然后坚定地坚持原则。“我知道你看得挺开心的,想要再看一集,但是规则已经定好了,必须要遵守。”

生活中,总有许多人陷入抑郁、焦躁、愤怒等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还有一些人,在遇到问题时,无法保持冷静和理智,动不动就发脾气,往往会使情况恶化。从小做好孩子情绪教育,孩子一生受益无穷。他们会更善于调节自己内心的各种情绪,心理健康积极,懂得用语言表达思想和需求,善于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