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主要由上方的咽扁桃体(腺样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下方的舌扁桃体及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构成内环。内环淋巴结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成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组成。
目录
1形态
2结构
▪ 咽扁桃体
▪ 管扁桃体(两个)
▪ 舌扁桃体
▪ 腭扁桃体(两个)
3功能
1形态编辑
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主要由上方的咽扁桃体(腺样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下方的舌扁桃体及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构成内环。内环淋巴结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成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组成。
2结构编辑
咽扁桃体
又名(腺样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咽壁交界处,在悬雍垂之上。咽扁桃体肥大和慢性炎症可影响鼻呼吸及引起鼻炎。咽扁桃体肥大也可成为病灶性感染源,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病变,但一般认为咽扁桃体的病灶作用,不如腭扁桃体明显和重要。
管扁桃体(两个)
位于咽扁桃体两侧、咽鼓管口处,管扁桃体增生即咽鼓管咽口附近的淋巴组织增生,增生过多时可阻塞咽鼓管,将导致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或粘连,使听力减退,不易治愈。
舌扁桃体
呈许多颗粒状聚积于舌根部。舌扁桃体肥大,或称慢性舌扁桃体炎多与(腭)扁桃体慢性炎症有关,患者会感到咽喉有异物感、堵塞感,会出现干咳和声音嘶哑等症状,表现为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吞咽困难或并发舌根脓肿。在(腭)扁桃体切除后,舌扁桃体也可发生代偿性肥大。
腭扁桃体(两个)
腭扁桃体,习称扁桃体,位于两腭弓之间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其上有许多具细长分支的小管从表面隧进入扁桃体内,形成一种复杂的、分支的细管系统,称扁桃体隐窝,其开口在扁桃体表面形成点状凹陷。由于腭扁桃体所处的位置最易接触外来的空气和食物,所以它是6个扁桃体中最易发炎、肿大,最易成为病灶性感染源的部位,我们平常所说的慢性顽固性扁桃体炎,指的就是腭扁桃体,它是张开嘴直接能被看见的扁桃体(其它扁桃体不能被直接看见)。
内环和外环
外环由咽鼓管、鼻咽、口咽和喉的淋巴组织构成连续的淋巴管网,直接与临近的有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并互相沟通,并与颈部诸多的淋巴结群相连通。
3功能编辑
肿瘤细胞很容易沿淋巴环淋巴管网向颈部淋巴结转移或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