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热烧伤全身反应

admin

对于面积较小且较浅表的热烧伤,其主要影响局限于局部,除了疼痛,对全身的影响并不显著。然而,对于面积较大、深度较深的烧伤,全身性的反应则更为显著。

烧伤初期,24至48小时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血浆成分会从血管渗出到组织间隙、水泡内,甚至体表外,这会导致血容量明显减少。深度烧伤部位除了直接渗出,其他部位也可能因炎症介质的作用,血管通透性增强,进一步加剧血容量的下降。同时,烧伤区域失去皮肤的保护,水分蒸发加速,加重了脱水的症状。

在血容量减少时,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会降低肾的排尿功能,试图保持体液平衡,这可能导致口渴感。随着时间推移,渗出液会逐渐减少并停止,但若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可能导致休克。烧伤后,由于能量需求增加和分解代谢加速,可能出现氮负平衡,即体内的氮元素流失超过摄入。此外,红细胞丢失严重,可能由于血管内凝血、红细胞沉积或被吞噬,导致红细胞计数下降,甚至出现红蛋白尿和贫血。

免疫系统的功能在烧伤后也会受到影响,低蛋白血症、氧自由基增多以及PGI2、IL-6、TNF等因子的释放,共同作用下,使免疫力下降。中性粒细胞的正常功能,如趋化、吞噬和杀灭病原体的能力也会减弱,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扩展资料

热烧伤是指 由热水、蒸气、火焰、电流等高温所造成的。热烧伤的病理改变,取决于热源温度和受热时间。此外,烧伤的发生和发展还与病人机体条件相关。例如:某些衰弱的病人用40~50℃的热水袋时,不慎即可造成Ⅱ度烧伤,与组织对热力的传导良不有关。又如:小儿烧伤的全身反应,常比成人受相同面积(占体表%)和浓度的烧伤后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