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关于帕坦伽利的八支瑜伽

admin

八支瑜伽(astanga yoga)

瑜伽有八支:禁制(yama)、劝制((niyama )、体式(asana )、调息(pranayama )、制感(oratyahara )专注(dharana )、冥想(dhyana )、三摩地(samadhi )asta意为八,anga意为肢体、花瓣或方面。于是,瑜伽被称为八支瑜伽。

八支瑜珈的练习有助于我们保持身体和头脑的健康。人体的所有方面,比如肉体、道德、普拉纳(pranic))、头脑、情绪、良心、智性和灵性都可以得到平衡。缺乏任何一支的练习都会导致不平衡,最终阻碍我们的进步。平衡的原则也适用于学习八支瑜伽。八支中,任何一支若存在任何不足、缺陷或不完美,都会阻碍我们达到最终目标,即认知真我(self-realisation))如同花瓣,若有几片不见了,或是没能打开,这朵花就不算完全绽放。所以,八支中的任何一支都不容忽视。

印度大圣哲帕坦伽利,给了我们清晰明确的方法。这形成于2500年前的方法,不仅在当时有效,于今时今日乃至后世数百年,也必定有效。八支瑜伽的习练步骤和规范对瑜伽士的道德、身体、情绪、头脑和智性的行为能够起到指导作用。

瑜伽始于第一片花瓣禁制(yama),即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自我控制,这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培育我们的德行。

劝制((niyama )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行为,才能培养我们走上瑜伽之路。

体式((asana )锻炼身体和头脑去学习和理解智性的运作。我们获得了身体和头脑的健康,待臻于一定高度时,继续瑜伽的练习,能使智性达到稳定和成熟。

调息(pranayama )引导并激发身体中的能量。能量以多种方式呈现,例如身体的、头脑的、智性的、情绪的、灵性的。

制感(pratyahara )训练我们控制感觉器官、行动器官和头脑的能力,从而调控头脑杂乱无章的波动。

专注(dharana )组织、导向并最终引领头脑走向专注。

冥想((dhyana )令人能够穿透头脑、我慢、智性,能够自已认识意识的深度。

三摩地(samadhi )是高度发达、敏感的意识((citta))的完全整合,直接专注于真我。在这种状态下,意识(citta))不再退转或踌躇,因为它已经与自己的目标——灵魂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