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23 佳豫
《君子悦道,悦即非悦;小人好悦,道即非道》(解读论语第220天)
日经第545篇(子路第十三)
经典原文: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孔子说的君子器之,就是说君子会根据每个人自身的不同情况,以及做一件事情所需要的架构去因材施用。
而小人求备,就是指小人喜欢一股脑儿地把事情推给某个人,让他去做,当做不好或者达不到要求时,小人就会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慢令致期……这些都是孔子认为的用人禁忌。
君子的悦点相对比较高,虽然对道有益,如果不符合道,他们是不会产生很高的兴趣来开心的,当然也不会因为他人的一些奉承话,而洋洋自得。
但是,如果看到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兄友弟恭……他们就会打心底里开心,因为这是他们所想看到的。
小人则不同,就算是看到五谷丰登,也会觉得事不关己,但是,对于他人的奉承,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普通话也就是说,他们喜欢听好话,耳根子软。
其实,大多数人都喜欢听好话。
孔子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老子》里讲: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耳朵和眼睛这些门一旦打开,就可能一辈子都要忙忙碌碌。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的,主动或被动的摄入大量的信息,如果不是需要的,就很容易把我们的质朴与真心给腐蚀掉。
那当我们的质朴和真心被这些信息腐蚀掉的时候,就会变得喜欢听好话,听不了真话,变得只要他人投其所好,就乐此不彼。
可是,从辩证法来讲,我们的人生是平衡的,当对阿谀奉承乐此不彼的时候,自然对天下苍生就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菜根谭》里说: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就是说,在肥甘面前,志向就会丧失掉。
诸葛亮在《诫子书》上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就是说,当淡泊宁静,远离低级趣味,自然就难悦。
难悦,不是说不亲民,他们会与民同乐,看到大家享受天伦之乐,安居乐业,自己也会很开心,这就是君子之乐。
所以,君子跟小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俩的心,一个是为公,一个是为私;一个是为大道,一个是为己悦。
有句话叫: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让我们能时常保有自己的洁净高雅,同时保持自己的志向高远,去做一个难悦而亲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