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什么是遗忘

admin

遗忘的规律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揭示。他通过研究提出了“遗忘曲线”这一概念,该曲线描绘了遗忘过程的不均衡性。具体来说,遗忘在最初阶段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放缓,呈现出一种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遗忘的速率在某一点达到峰值后趋于稳定,意味着到达一定的记忆保持程度后,遗忘现象将不再发生。

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遗忘的具体模式如下:

- 20分钟后,42%的信息已被遗忘,剩余58%被记住。

- 1小时后,56%的信息被遗忘,44%得以保持。

- 1天后,74%的信息消失,26%仍然被记住。

- 1周后,77%的信息被遗忘,23%保持不变。

- 1个月后,79%的信息已被遗忘,21%的记忆仍然清晰。

遗忘可以定义为对曾经学习过的材料无法进行正确回忆或再认的心理现象,这表明记忆出现了丧失。根据是否能够恢复,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意味着在适当条件下,遗忘的记忆有可能得到恢复;而永久性遗忘则指一旦遗忘,就无法通过重复学习来恢复记忆。遗忘与记忆保持是相对立的过程,同时也是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