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摆大人的架子
有些家长和孩子交流,总是觉得自己是大人,所以总爱给孩子讲大道理,觉得自己都是对的,孩子就要照着去做,其实这样做只能让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更好的方式是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发言选择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变得有主见,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彼此尊重,和孩子成为朋友,这才是亲子沟通的最好方式。
2、要有平和的心态
不要觉得自己是家长,孩子就要听自己的。把孩子当同事来对待,交流相处,是个不错的方式。对于孩子的观点不批评,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尊重是交流得以进行的保证。有了彼此的良好的关系,你所说的观点,孩子才会考虑,思考是否可以借鉴。
3、耐心沟通
作为家长,跟孩子交流沟通,要有耐心,不能边做事边跟孩子沟通,要坐下来用平等的方式进行,让孩子感觉自己的意见也很重要。首先要就事论事,不要针对孩子,要把事情的利害讲清楚。
其次要控制好情绪,不要听到孩子与自己想法不一样,就大动肝火,耐心倾听孩子,接受他的想法。最后要给孩子发表自己意见的空间,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才能有的放矢,帮助孩子分析解决问题。
4、理解孩子
理解尊重孩子 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你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5、平等对待
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家中大小事情的决定,可以试着让孩子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孩子。平时做完作业,孩子想要做什么,自己安排。不要总抓着孩子,放在自己眼中,才是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