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社会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
1. 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应依法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并确保火源、电源管理的有效性。制度应得到全体员工的熟知和执行。
2. 提升“四个能力”。单位应定期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训练,使员工熟练使用消防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报警并扑救初期火灾,有效疏散人员。
3. 定期维护消防设施。保证消防设施正常运作,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并确保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二)加强消防监督执法
1. 严格消防行政审批。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新建和内部装修工程,应严格按照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审核、验收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避免火灾隐患。
2. 提高监督人员素质。监督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相关知识,参与灭火预案制定和演练,提高监督水平。
3. 加强消防执法力度。对发现的消防违法行为,应依法进行处罚和曝光,确保法律得到执行。
(三)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 普及日常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多种手段宣传安全用火用电用气,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纠正消防违法行为。
2. 培训经营者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培训,使经营者树立安全与经营并重的观念,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得到加强。
3. 宣传群众逃生自救知识。教育公众在火灾中正确逃生和抵御火焰,提高自救能力。
(四)强化执勤备战与灭火救援
1. 完善应急预案和演练。根据火灾规律和单位特点,修订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确保快速、科学处置火灾。
2. 建立联合作战指挥系统。构建与救援相适应的指挥系统,确保各部门在救援中能够有效协同作战。
3. 提高灭火救援指挥能力。根据火场具体情况,确定最优救援方案,确保救援行动的高效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