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惠州话”与大陆有所不同,它是指台湾本省籍族群中,客家族群使用的一种语言,也称为海陆话(Hoiliuk),使用人口不下150万。尽管台湾的海陆客家人的语言也被称为海陆话,但他们的原籍不仅仅局限于海丰县、陆丰县,还来自于龙川县、河源县、永安县、长寜县、归善县、博罗县、和平县、连平县等地。
在台湾,讲海陆话的客家人通常自称惠州人,并将海陆话称为惠州话。在祖籍认同上,讲海陆话的客家人并不局限于海丰县、陆丰县,而是整个惠州府的范围。换句话说,讲海陆话的客家人一般自称惠州人。称海陆话为惠州话在台湾是相当常见的。
台湾人通常认为,大陆的原惠州府、嘉应州、汀州府、韶州府等地区是客家族群的原乡;广东省潮州府和福建省漳州府、泉州府是闽南族群的原乡,但也混居着一些客家人。客家族群主要来自广东,广东旧称粤东,因此在台湾的客家人过去称为粤东人。粤东客家与闽南福佬成为对称。汀州府尽管行政上属于福建省,却常以粤东人自居,主要是因为语言的原因。潮州府尽管隶属于广东省,却是闽南族群占多数的地区,台湾祖籍潮州府的人大多都是客家人,原籍包括大埔县、饶平县、丰顺县、揭阳县等地。早期少量原本行闽南话的潮州府人也以粤东人自居,融入了客家族群。1949年后,有一部分行潮州当地闽南语者来台,目前大多融入了闽南族群。
台湾的海陆话与惠州话与大陆地区的海陆客、惠州话并不完全等同。大陆的海陆客特指海丰县、陆丰县附近的客家话,而大陆的惠州话一般是指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特有的客家话口音,吸收了香港、澳门、广州等粤中地区粤语(Cantonese)的特点,与一般的客家话有较大差异。然而,台湾的海陆话与大陆的惠州话在某些地方有相似之处,例如大陆惠州市惠城区的惠州话中第一人称读作 ngoi(轻声调),台湾讲海陆话的惠州人中也有许多第一人称的读法与此相似。大陆地区的海陆客中第一人称读作 ngoi 的也为数不少,例如汕尾市陆河县、揭阳市揭西县等地。
总的来说,台湾的“惠州话”与大陆的惠州话在语言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台湾的海陆话是客家族群使用的一种语言,与大陆的惠州话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两者的使用范围和语言特点有所不同。台湾的惠州人通常将海陆话称为惠州话,这在台湾是相当常见的。
扩展资料
惠州话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惠州客家话,因客家话是惠州的主要方言,故惠州客家话也简称惠州话(另一说法“惠阳话”);二是指在惠城区部分地区使用人口较少的惠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