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焊接工艺涉及多个阶段,从原材料选择到最终的无损检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首先,在焊前准备阶段,所有原材料需符合国家标准,如GB/T706-2008等。型钢的不直度和总弯曲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钢板、型钢必须进行除锈或抛喷丸处理,如有不直、不平现象则需校直、校平。特殊工件在焊接后如无法喷涂底漆,则需在处理后喷涂底漆。
其次,在焊接过程中,需严格按图纸、技术要求制作焊接。焊接时应保证工件外形尺寸和形位公差,非加工面形位公差按IT15级执行。需代料焊接时,必须获得技术部门的书面同意。焊接时需确保焊缝连续或断续符合图纸要求,焊缝应平直光滑,不得有焊穿、焊偏、焊疤、气孔、咬边等现象。焊后需清根处理,清除焊渣和毛刺。
在折弯和卷制过程中,应修复锤击痕迹,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图纸要求去应力退火的零件,焊接完毕后必须进行去应力退火,零件放入炉里时要放平,各支撑点都要贴实。
焊后处理要求包括焊缝平滑、无堆起凸包和不均匀现象,工件焊接完毕后需重新打磨,不能有手感刺边角,不得存在焊渣、焊点、毛刺等。喷漆前需清除锈层、氧化皮、焊渣等杂物,喷漆时需保证漆膜均匀无流挂,喷完漆后转运过程中需防止划伤,如有划伤则需重新喷漆处理。
最后,对于需进行发蓝、电镀的钣金件,焊接完毕后需统一喷砂处理,防止磕碰划伤。焊接件的公差要求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