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涵。
钢筋混凝土管涵及波纹管涵。涵洞数量较少时,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涵,山区板涵应设置较大孔径,便于后期清淤养护。
2:涵洞洞口设置形式
一字墙护坡、锥形护坡、八字翼墙、下游接挡土墙附近跌水、上游边沟跌水井几种形式。
三:设置涵洞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涵洞工程数量约占桥涵总数60%-70%,平原地区平均每公里1-3道,山岭山区平均每公里3-5道,涵洞工程总造价约占桥梁总额40%左右。
1:涵洞的设置地点
1.1凡路线与有明显沟形的干沟、小溪、河流相交。相交汇水面积大于1km1。
1.1当路线跨越其他路线或障碍。
1.3农业灌溉、生活生产需要水渠。
1.4为排除路基挖方内侧边沟水流。
1.5路线通过较长的低洼、泥沼地带,或积水洼地。
1.6凹形竖曲线处,为排除内侧边沟水流。
1.7路线由》5%的陡坡段过渡到《3%缓坡段,且100米内无涵洞。
2:涵洞孔径选择
利用涵洞处的汇水面积,相关参数及相应的计算公式,一般采用径流法计算设计流量,依据设计流量计算孔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