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三套衣服一般顺序是出门纱——仪式纱——敬酒服。
出门纱:新娘在婚礼仪式前,需要在床头等待新郎接亲,在接亲环节还会有一些互动小游戏,难免动作大,这就需要穿一些轻松简约同时比较安全的服装,应既能体现新娘的美丽大方,又不会在活动时出现尴尬,所以低胸、抹胸或太短的礼服都不太合适。
仪式纱:仪式纱作为主婚纱,是新娘最为看重的一件礼服,头纱和拖地长尾就具有仪式感,这款婚纱应庄重美丽、华丽飘逸、做工精良,应选择能修饰新娘的身材,同时也能衬托新娘气质的婚纱礼服。
敬酒服:敬酒服的款式应简约大方,大部分人会选择红色系的旗袍,既能展现新娘的绰约身姿,又能体现其婉约娴静,另外,旗袍礼服与新娘妆的盘发也很搭配,就不需要在换敬酒服后重新盘头发了。
婚礼的礼制形成
婚礼,与出生(满月)、成人礼、丧礼一起被称为人生仪礼(ritesofpassage),即一个人在世间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仪式,不同民族的婚礼代表了不同民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是人生五礼中的一种,是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聘之礼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婚聘六礼”,婚礼是嘉礼的一种,载于儒教圣经《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中,并且在《开皇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等历朝法典中得到推广。
儒教婚礼仪式贯彻神道设教、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婚姻、家庭的稳定、孝敬父母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礼记》对贵族婚礼所做的规范化的表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周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所谓神道设教,是指在时间、服饰、仪式上都要象天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