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蹈′的笔顺怎么写

admin

“蹈”字由17画组成,按照笔顺依次为: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点、点、撇、撇、竖、横、横折、横、横。这个字在古文中被赋予了多种含义,它既可以作为动词,用来形容踩踏或践踏的行为,如“赴汤蹈火”、“重蹈覆辙”。在《书经·君牙》中有这样一句话:“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这里使用“蹈”字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仿佛脚踏虎尾,行走在春天的薄冰上,步步惊心。

此外,“蹈”字还表示顿脚或跳跃的动作,如“手舞足蹈”。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韩碑》一诗中有这样的描述:“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这里的“蹈”与“舞”并用,生动地刻画了韩愈向韩愈表达崇敬之情时的动作,既有舞蹈般的优雅,又有顿足般的激情。

“蹈”字还可以用来形容投身或投入的状态,如《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中记载:“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这里的“蹈”字形象地描绘了鲁仲连面对权势时的决绝态度,即使投入大海,也不愿成为帝王的臣民。

“蹈”字还常被用来表示遵循、实践或履行的意思,如《谷梁传·隐公元年》中提到:“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这里,“蹈”字与“道”并用,强调了隐者虽然轻视权势,但是否真正遵循了正道仍有待商榷。唐代韩愈在《争臣论》中也提到:“夫不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这句话表明,即使处于不同的时代,只要能够遵循相同的道德原则,就可以称为有德之人。

综上所述,“蹈”字在古文中承载着丰富的含义,不仅表达了具体的动作,还象征着深层次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蹈”字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古文的精髓,感受古代文人对于道德、行为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