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MEA的实施采用8D流程,包括:
- D1:建立解决问题小组
- D2:描述问题
- D3:执行临时对策
- D4:找出问题真正原因
- D5:选择永久对策
- D6:执行及验证永久对策
- D7:防止再发
- D8:团队激励
2. FMEA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表格,通常称为FMEA表。这个表格包含了FMEA活动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并且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后果影响是什么?
- 潜在失效模式:问题可能发生的部分
- 潜在失效后果:问题可能引起的不良结果
- 严重度(S):结果影响后果的程度
- 级别:分辨失效后果的关键或重要性
- 第二部分:如何取得预防或探测对策?
- 潜在失效起因:故障产品的可能原因,常用鱼骨图分析
- 频度(O):失效起因出现的几率
- 探测度(D):发现潜在问题的难易程度
- RPN:优先次序指数,数值越大问题越严重
- 建议措施:针对潜在问题点的预防措施
- 第三部分:措施的实施效果如何?
- 措施实施后果:预防措施计划实施状况的确认
- 新的严重度、频度、探测度:措施实施后的评估
- 新的RPN:效果的清晰评判
3. 在实际应用中,FMEA表需要关注以下内容:
- 严重度(S):评价失效后果后的分值,1-10分,影响越严重分值越高
- 频度(O):失效起因或机理出现的几率,1-10分,几率越大分值越高
- 探测度(D):潜在问题被查出的容易程度,1-10分,查出难度越大分值越高
- 风险顺序数(RPN):严重度、频度、探测度三者得分之积,数值越大问题越严重,需及时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