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发展的观点肯定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课堂上,积极营造一种让每个学生跃跃欲试的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多创设竞争情境,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竞争的意识和热情。通过小组讨论、分组比赛等形式,形成竞争气氛,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聪明才智相互感染、相互碰撞。可以说学生每多一次参与这样教学的机会,就会多一份激发思维的推动力,多一份升华提高的可能。教学中,注意巧设疑点,激疑问难,以疑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设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我在课堂上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要利用现学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多作创造性复述课文,即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像,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复述,这样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
我每节课还要抽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作Free Talk,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总之,教学中不论从造句到看图说话,从讲故事到角色扮,即兴发表见解,都是启发学生想像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启发并促使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这样可以加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言语沟通的面,达到用中学、学为了用的目的。
另外,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应作积极评价,只要学生敢举手站起来回答问题,即使答错了也不简单划"×",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再认真考虑。另外我也特别注意对学生分层次评价,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和更高要求的评价;对差点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学生只有处于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