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丑年壬辰月乙巳日,即公元2021年4月27日,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南的紫薇花园,昔日唐大通坊—郭子仪园林旧址,如今虽园林犹在,但人物已逝,仅留下一片绿意盎然的草木。庆幸的是,这里新出现了秀秀书院,为文人雅士提供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静谧之地,可以专心于诗书,不问世事。
辰时,诗词歌赋研习的时刻,薛山长开始了静坐冥想,随后以合拍行吟,诵诗调气,今日他与诸位分享的正是白居易的《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这首诗描绘了草堂的静谧与自然之美,如香炉峰北,遗爱寺西,白石清流,松竹翠绿,猿鸟时聚,风烟空寂。
此草堂实为隐逸之地,地处超然,风景清幽绝人。白居易在此找到一片终老之所,他自言无意于世,只愿在此度过余生,他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用屋头落下的飞泉洗耳,砌下生出的白莲净眼,左手一壶,右手五弦,傲然意自足,仿佛世外高人。
巳时,薛山长开始研习瘦金书,他每日临写千字文,因一次“大出风头”的丹青茶舍终南山“百人春茶宴”雅集,薛山长受邀题字题诗,与秀秀老师一同品茗抚琴,享受山中清风明月,字如其人,软硬笔皆显瘦金体之妙。
午时至申时,茶道、古琴、香道艺术课程轮番进行,秀秀老师在终南山雅集,茶烟轻飏,汤响松风,早减了俗虑。中庭分茶席,知悦姐姐弹琴诉离情,秀秀老师与她分茶读经,一同探讨《茶经》。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由唐代陆羽所著。它不仅概述了茶的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还探讨了饮茶技艺、茶道原理,将普通茶事提升为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茶经》分三卷十节,内容涵盖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以及采茶制茶的用具、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煮茶、饮茶的器皿,烹茶的方法和水质的品第,饮茶的风俗,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各地茶区的分布及茶叶的优劣,采茶、制茶用具的省略,以及教学方法和实践。
在酉时,围棋和太极的修习成为每日的固定活动,诸雅士在薛山长的带领下各自修炼,生活充满诗书琴棋之乐。
秀秀茶艺培训中心提供多样化课程,包括协议就业茶艺班、都市白领茶艺班、开店管理茶艺班和雅士生活茶艺班。秀秀老师,作为陕西省茶业协会副秘书长、雅士茶道创始人、终南草堂传统文化导师,以国学经典、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为伴,指导茶道,并担任丝绸之路、青少年传统文化国际艺术交流大赛评委,同时也是秀秀书院的茶道、香道、花道、古琴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