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是否会迁移省会?芜湖市和淮南市哪个更适合当省会城市呢?
就目前情况来看,短时间之内还看不出安徽省会迁移省会,毕竟,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已经有数10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关于安徽省迁移省会的说法,所以说,短时间内安徽省应该不会迁移省会,说到安徽省将省会设在合肥,就不得不讲一下安徽省省会的变迁史,实际上,安徽、江苏这两个省的建省时间都比较晚。
因为安徽省与江苏省在古时候原本就属于一个省,也就是古称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廷拆分江南省为安徽省和江苏省,这一年,安徽、江苏正式建省,在此之前,江南省在明朝的时候也称南直隶。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目前江苏省省会南京市,紧临安徽省,坐高铁从南京到合肥,只有不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到了,而从南京坐高铁到芜湖大约只有35分钟左右的车程,两地距离只有150公里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南京离安徽省马鞍山,芜湖,合肥,滁州等地市基本上都在一小时经济圈内,而南京距离其省内几大重要城市,苏州,常州,徐州等地市则需要一个半小时的高铁车程才能到达,也就是说,南京离安徽,更近离江苏其他省市的距离更远一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在安徽省与江苏省正式建省的时候,安徽布政使驻江宁府(今南京市),江苏布政使则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布政使司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主管省内的行政、钱粮事务,相当于省长,也就是说,安徽省和江苏省刚刚建立的时候,安徽省的省会就在今天的南京,江苏省的省会则是今天的苏州,这也就是为什么南京离芜湖,马鞍山,合肥的距离要比离苏州的距离更近的主要原因。
时间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安徽布政使司从江宁府(南京)迁往安庆府,从那之后,安庆就一直成为安徽省的省会,时间跨度一直到上个世纪的40年代,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安庆会被选为安徽省的省会呢?原来,这是由清顺治、康熙年间“江南分省”的大背景所决定的,在明清时期,江南省是全国最富的一个省,清朝的统治中心在华北平原北部一带,如果任由江南省做大做强,反清复明势力一旦攻下江南省,对于清廷来说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清朝从康熙年间开始,就一直想拆分江南省,而如果把安徽布政使的驻地放在南京,江苏布政使的驻地放在苏州,依然没有达到拆分江南省的目的,所以,清庭就希望将安徽省的布政使迁移到离苏州更远的距离,从那之后,便将安徽省的省会迁移到了安庆。
时间到了清朝末年,安徽省的芜湖开始崛起,芜湖位于长江之上,地处江南鱼米之乡的腹地,农业经济十分繁荣,又得长江水运之利,上游有武汉,下游有南京,是四大米市之首,四大米市分别是江苏无锡、安徽芜湖、江西九江、湖南长沙或者湖南沙市,当然,芜湖能够成为四大米市之首,也与李鸿章家族关系密切,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奏请清廷将位于镇江的米市迁移至芜湖,芜湖迅速发展为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崛起之后,就成为了皖南的行政中心,芜湖县曾经是徽宁池太广道的治所,徽宁池太广道所辖之地就是徽州府、安庆府、池州府、太平府、宁国府和广德直隶州,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皖南地区。那个时期,安徽省可分为皖南和皖北两大区域,也可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大区域,在唐宋以前,江淮、淮北地区的社会经济要比江南地区繁荣。
南宋以后,随着中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要比江淮、淮北繁荣,因此,明清时期,在社会经济领域,芜湖比合肥有优势,在中国古代,交通运输中的水运所承载的货物量最大,芜湖地处江南水乡,商贾往来便利,故而社会经济非常的繁荣,早在明朝的时候就有“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的说法。至于说芜湖市和淮南市哪个更适合当省会城市?就目前情况来看,芜湖市是安徽省第二大经济强市,其2019年的GDP达到了3618.26亿,相比之下,淮南市2019年的GDP仅为1296.2亿,从这个数据对比当中就可以看出,芜湖市的GDP是差不多是淮南市的三倍左右,再加上,芜湖市紧邻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江南鱼米之乡,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虑,似乎位于江南地区的芜湖更适合成为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