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火锅为何可以形成大规模跨地域的连锁

admin

因为火锅包容性开放性强

食客:火锅花样纷呈,百锅千味

唐宋时期,火锅开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设宴,多备火锅。到了清代,各种涮肉火锅成为宫廷佳肴。历经千年演变,如今火锅器皿材质、食材等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火锅按照燃料类型,有木炭火锅、电火锅、酒精火锅等;就容器质地而言有锡制火锅、铝制火锅、不锈钢火锅、搪瓷火锅等;按烹饪风格,有汤卤火锅、清炖火锅、水煮火锅等;按地域区分有北派、川系、粤系、云贵系、江浙系等。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

川系火锅:包括典型的四川火锅、鱼头火锅、串串香火锅、重庆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是中国最主流的火锅派系。数据显示,目前川系火锅商户数量占全国火锅商户比例最高,近64%,其中四川火锅又占据了三成。

老北京涮羊肉火锅

北派火锅:主要吃涮羊肉,采用红铜炉子,在冬季食用羊肉,极为温补。北派火锅包括老北京火锅、涮羊肉火锅、羊蝎子火锅、羊汤火锅、山东肥牛火锅等。全国火锅商户中超过14%是北派火锅。

海鲜火锅

粤系火锅:冬季严寒,围炉而食,广东称之为“打边炉”。注重汤底的鲜香,有各色配好料的锅底,例如海鲜火锅、潮汕牛肉火锅、猪肚鸡火锅、豆捞等。菜品除了海鲜和牛羊肉,还有各色丸子,清淡鲜美。数据显示,粤系火锅商户数量占全国火锅商户的12%,排在第三位。

菌菇火锅

云贵系火锅:云南的菌菇火锅、腊排骨火锅、黑山羊火锅等,主要选用当地特产食材,风味独特。而贵州火锅口味偏好酸味,酸汤火锅就是当地代表火锅之一。

菊花暖锅

江浙系火锅:包括菊花暖锅、一品锅、三鲜火锅等,据说菊花火锅盛行于晚清宫廷,取菊花瓣净洗,撕成丝撒入汤内。待菊花清香渗入汤内后,将生肉片、生鸡片等入锅烫熟,蘸汁食用,芬芳扑鼻,别具风味。

综上所述,口味清淡的,可以吃粤系的海鲜打边炉、江浙系的菊花暖锅、云贵系的菌菇火锅等;喜好重口味的,则有以麻、辣、鲜、香著称的四川火锅和重庆火锅;爱吃肉类的,北派的羊肉涮锅、羊蝎子火锅、白肉火锅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虽然火锅历经千年演变,发展出了众多派别,但仍有一共同点,即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吃火锅的气氛好。清代诗人严辰写“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吃火锅时,亲朋好友围在一起,边煮边烫,边吃边聊,可丰可俭,其乐无穷。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吃火锅的一大原因。

火锅店:标准化程度高,容易复制

火锅之所以能成了中国的第一大美食,与遍布各地的火锅店有一定的关系。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表示,火锅目前已经由过去的季节性食品变成全年食品、由地域食品改变为全国食品。在今年百强商业品牌统计中,火锅企业占据15%,其他业态都不见得能有这么大的比例。

首先,火锅店标准化程度高,容易复制。中国有八大菜系,随便走进一家中餐馆,其菜单上都可能有十几种菜。每一道菜的食材、调料、火候、制作工序不尽相同。这导致中餐馆很难像肯德基、麦当劳等西式快餐一样,可以实现标准化的运营。

而火锅店与中餐厅不同,火锅的底料、蘸料、汤料等配方,可通过中央厨房建立标准化流程,并在若干家连锁店中不断复制和推广。由于每家门店在口味上的把控并不需要太高的技术含量,某个火锅品牌要开出多家分店并不会太难。

其次,火锅店的经营成本相对比较低。一个稍具规模的中餐馆,后厨中一般有切菜工、配菜师、掌勺师等人员。而火锅店由于缺少厨师烹饪环节,基本不需要厨师,只需要一些洗菜、切菜、摆盘的员工以及前厅服务人员。在租金和人工成本日益上涨的当下,火锅店相对而言比较省钱。因此,被更多的餐饮经营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