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语言基础与专业技能的人才,结合了理论与实践,以适应当前与未来的发展需求。课程设置围绕基础训练展开,包含十余门核心语言课程,如基础印尼语、印尼-马来语视听说、印尼语语法、印尼语和汉语互译、印尼语写作、印尼语导游、印尼语与马来语比较、印尼报刊和文献选读等。同时,还开设了政治、经济、宗教、民俗、历史、文学、语言理论等近十门相关课程,提供全面的知识结构。选修课程则涵盖了东南亚历史与概况、东方文学、东方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语言学概论、欧洲文学史、世界史、国际贸易、国际关系、公共关系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导论、当代西方政治学思潮评价、旅游地理、实用英语、美学原理等,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专业强调提升学生的汉语与英语能力,计算机语言及应用列为必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强化实践技能。
扩展资料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印尼-马来语言文化专业建立于1949年,最初的专业名称为“马来语科”,1950年改名为印尼语专业,1998年更名为印尼-马来语言文化专业,是北京大学东语系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努力使学生具有印尼-马来语言文化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有12人(02级),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研究生1人。累计毕业本科生278人,研究生12人,博士研究生2人,留学生10余人,并为国内外有关单位培训高级翻译及旅游翻译百余人。现有教授2人,讲师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