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这个是正确的
三士冢位于旧临淄县城南门外大道东,今齐都镇南关村东南50米处,为一基三坟,东西向排列,高约12米,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5米,相传是春秋末期齐国三勇士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之墓。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政府拨款在三士冢周围建起高2米、长442米的砖石围墙,南面开口处设圆门和影壁,影壁上镶嵌着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梁父吟》诗石刻与摹刻汉画像“二桃杀三士”。墓西侧竖立当代书法家张逊三先生书写的“三士冢”石碑。
相传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手下勇士,力气足以与老虎搏斗,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他们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终于成为齐国的祸害。 晏婴进谏齐景公说,他们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敌,这些人都是危害国家的祸根,不如及早除掉。而齐景公老是念及三人昔日的好处,迟迟下不了决心。晏婴面对现实,决定用计策为齐国除去隐患,然后悄悄地等待时机。
鲁昭公的来访,促成了晏婴除害大计的顺利实施。在欢迎鲁昭公的宴会上,晏婴让人献上六枚鲜桃,并且朗声咏颂祝词,请两位国君各吃一桃。两位国君吃得高兴,又赐给鲁相国敬孙诺、齐相国晏婴各食一枚。对于剩下的两枚桃子,晏婴提议由立于左右的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论功吃桃。公孙捷说自己南山打死猛虎,田开疆称自己杀敌建立功勋,各拿去一只桃子。古冶子眼见桃子已经分光,不禁怒气冲天,历数自己的功绩说:“当年国君过黄河的时候,大鼋衔走为国君拉车的马,是我逆水潜行了九里,杀死大鼋,一手提鼋头,一手扯马尾跳出水来,人们都惊呆了,以为是河神出现,谁的功劳敢和我相比?我最应该吃桃。”说完后拔剑在手,和拿桃在手的二人较起真来。公孙捷、田开疆二人羞愧满面,说:“我们论功劳和本事都不如人,竟然先抢吃桃子,不死不能算是勇士!”说完两人拔剑自刎。古冶子见状追悔莫及,说:“我羞死同伴,独自活着还算什么勇士?”也自杀身死。
另有一说是:古冶子因为在两国国君面前受到羞辱自杀在先,田开疆、公孙捷二人紧接着自刎。不管谁先谁后,反正这段“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从此后不胫而走,代代相传,成为体现一代贤相晏婴高超智慧的最佳载体。
这段精彩的故事,历朝历代每每被人提起,借此典故抒发自己的怀古情思。清初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有《三士墓》诗一首:“石父(指越石父)当年脱网罗,留将三士竟如何。孟尝坐食三千客,拼尽园桃杀几多。”相传三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移居隆中以前,曾经从山东沂南老家来到齐国故都游览,并拜谒七个世纪前就长眠在荡阴里的三位勇士。他在《梁父吟》诗中写道: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就是这,这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