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 Sigma绿带培训中,潜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是核心课程之一。以下是FMEA培训内容的改写与润色:
**一、FMEA基本概念**
1. **失效**:指的是产品无法履行其规定功能的状态。在不可修复的产品中,如灯泡或集成电路,失效等同于故障。而在可修复产品,如电视机或发电机中,失效指的是产品出现故障。
2. **失效模式**:它是产品失效的具体表现,例如材料弯曲、断裂,零件变形,电器短路,或不当安装等。
3. **潜在失效模式**:这指的是在设计、制造或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但不一定必然发生的失效模式。这些是工程技术人员已识别或感知的潜在问题。
4. **失效后果**:指的是某种失效模式可能对客户造成的影响。客户既包括外部采购方和最终用户,也包括内部项目负责人、生产后续工序的部门和操作人员。
5. **后果分析**:评估失效模式发生时对客户造成的危害程度。在FMEA中,危害性包括三个层面:失效严重性、失效原因的频度、以及失效原因的可检测性。
**二、FMEA分析内容**
FMEA作为一种可靠性分析工具,能促进设计、制造或服务过程中的质量改进。它通过事先分析各组成部分和工作状态,包括:
1. **识别潜在失效模式**:确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失效模式。
2. **评估失效后果**:对每个失效模式可能对客户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及其严重性。
3. **失效原因评估**:分析每个失效模式的成因及其发生的可能性。
4. **控制变量确定**:找出减少失效发生或影响条件的控制措施,以确定失效的可控程度。
5. **预防措施建议**:提出针对危害最大的失效模式的预防措施。
6. **分析结果总结**:将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总结。
FMEA是一项预防性技术,旨在事前而非事后解决问题。在高风险领域,如军工、航空和核工业,新产品设计评审必须包含FMEA报告,制造或装配前需审查FMEA报告,操作人员培训也必须能够理解报告内容。认真进行FMEA分析可以在低成本下对设计、制造、装配进行修改,减轻事后修改的紧急性,减少或消除因设计缺陷造成的大损失,确保产品安全。
时间因素是成功实施FMEA的关键之一。在产品定型前和过程实施前,将FMEA作为设计评审和工艺评审的有效工具,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预防缺陷,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