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进行大学的志愿填报的时候,会选择去外省。
尤其是对于本地高校教育资源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来说,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本地的考生,在本地高校就读的话,不能去一个很好的高校,尤其是有些地方高校资源贫乏时,需要去外地才能有更好的受教育环境。
都说大学选择学校,除了学校和专业,所在的城市也是非常重要的。
去到一个发达,信息资讯接受面广阔的城市,大学的求学四年带给自己的收获也是颇多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校园内的知识和项目经验,还可以体验不同城市的人文和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于这个事情的感触还是比较深的。
我自己就是在外省读书,虽然学校离我家还比较近,并没有什么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确实不是很方便。
我先说一说在外地读书不是很方便的一些问题吧。
比如说在证件上会碰到的一些情况。比如对于我们来说,在外省考驾照的话,是必须要当地的暂住证的,就需要去办理暂住证。还有就是电话卡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些流量套餐什么的,都是省内的套餐,尽管家和学校间隔得不算远,但是因为有省界限的划分,所以是没有办法使用的。还有很多在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比如一些实践项目什么的,老师会带着学生去做,但是很多时候就在本省,需要的也是本省的学生。
在另外一些方面也有不好的地方:
比如要是学校和家离得比较远一般就是只是在放寒暑假的时候才会回家。要是坐高铁火车,还得早早地就去注意抢票,有时候还会晚点。
但是也幸亏是有了动车这样一个便利的工具,在外省读书的同学才能够比较方便快捷的回家团聚。
有时候想回家了,但是因为时间的制约,所以在外省在这一方面是不太方便的。
再就是有一个口味上的不习惯。虽然我的学校离我家并不算远,但是在两个地方吃饭的口味和习惯实在是太不相同了。
我在刚刚来学校的时候,一度吃不进饭,缓了个把月才行,我到现在却更加的适应这边的饭菜了。
还有天气气候上可能有的不同,尤其是南方的孩子去北方,北方的孩子去南方,这种地理跨度比较远的情况,在最开始第一年是可能不习惯的,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
但是去外省读书也有很多的好处。
比如我在最初就说了,可以去享受更好的受教育的资源。再还有就是一个人在外地读书,其实还比较锻炼一个人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有些小伙伴直到大学才开始寄宿,一个人在外地的时候,有时候生病了,去医院,一个人去也就慢慢地锻炼出来了,人都是磨出来的。
要是去的外省城市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那么也可以在读书期间见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增加自己的阅历,还可以深入地去感受另一个城市的生活状态。对于很多人来说,去外省读书其实还是利大于弊的。
综合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报考学校所在城市和自己家里的距离,
2.地域文化的差异,
3.饮食方式,生活习惯的不同,
5将来毕业后的发展。
值不值得,取决于个人的发展规划。个人建议,你可以去一个相对于发达的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说江浙沪地区,京津塘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你可以在这些地方得到更好的发展。
愿每一个求学的莘莘学子,都能如愿以偿自己理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