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迎合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加快,大众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已经厌倦了长途跋涉、兴师动众、历时长久的赶场式的旅游,转而将橄榄枝抛向了绿色环保、节省人力物力、时间短、频率高、注重体验的城市周边休闲旅游。
2、资源良好。昆明市农家乐多处于城乡结合处,交通便利,绿化良好,自然环境好,且农家乐旅游的背景是在农村,旅游的接待者主要是农民,旅游的内容也以农村生活的体验为主,采摘耕种、农家美食皆就地取材,现采现吃,自产自销。
3、规范与特色并存,独具生命力。体验式农家乐将打破昆明市传统农家乐“同质化”、“千篇一律”的竞争格局,真正将“体验”、“生态”的理念引入其中,与普通农家乐相比,除了一份自然的环境外,更能满足都市人渴望在乡村野趣中体验淳朴民风的消费需求,圆其心底那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潜在田园梦境,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
都市农庄和农家乐的不同
昆明市将在“十二五”期间打造100个都市休闲农庄,2012年启动建设20个
农庄规划面积不少于500亩
配套服务项目占地不超过农庄规划面积的5%
餐厅餐位数不低于100位,床位数不低于100张
农庄植被(含农作物)覆盖率达60%以上
都市农庄的餐饮设施建设要求其使用自产无公害农副产品比例达到80%以上
上月召开的全市都市农庄建设工作会上提出:为了解决都市农庄建设用地,昆明市政府每年专项安排1500亩建设用地指标。如此大手笔启动都市农庄建设,人们不禁会好奇:都市农庄究竟长啥样?它与农家乐有何不同?
昨天,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昆明市都市农庄建设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首次明确了都市农庄的建设标准,其配套设施和功能分区堪称“五星级”。
规划面积不少于500亩
《标准》中明确规定:“农庄规划面积不少于500亩。配套服务项目占地不超过农庄规划面积的5%。”相较传统的农家乐,都市农庄规模更大、规划更科学。
都市农庄主要由现代农业、生态林业、休闲旅游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四个部分构成。其功能分区分为入口区、服务接待区、科普展示区(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活动用地,以科学知识教育与趣味活动相结合,具备科普教育、电化宣教、住宿等功能)、特色品种展示区、精品展示区、种植采摘区、引种区、休闲度假区、加工配送区、设施栽培区。
高标准建设9大设施
在《标准》中,对都市农庄的设施涉及到道路、餐饮、住宿、公共卫生、消防、电力、配套服务、安全游乐、标牌标识等9项。其要求都是高标准化的。
而餐饮建筑设计要求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与农庄景观相融合。餐厅餐位数不低于100位,应具备一次接待就餐人数不少于50人的场地。有地方特色小吃和传统民俗节日的特色餐饮,如米线、饵块、月饼、年糕、元宵、粽子、腊八粥等。
对其道路设施建设,则要求到达农庄的道路交通状况良好、便利;应有达标的停车场地。
住宿方面,客房需有冷暖空调并能正常使用;卧具一律消毒处理并一客一换;床位数不低于100张;卫生间设施齐全完好。公厕要求达到三星级及以上旅游厕所标准。
植被覆盖率达60%以上
如此大手笔地建设都市农庄,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不容小觑。《标准》中指出,农庄必须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体,农业生产经营应占到整个农庄收入的50%以上。农庄年接待人数5万人次以上。农庄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200人以上。农庄间接提供劳动力就业5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