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春天,我奉命到杨利伟所在的空军部队对他进行最后的考察。当时考察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调查入选对象的思想心理素质,如人际的相融性、工作态度及表现等;二是配偶及家人的态度。
杨利伟幸福的一家。
我们一同来到杨利伟的家。那是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屋里很整洁,摆着一套简易沙发,五斗柜上放着电视机和收录机,旁边是一叠录音带。女主人也在家,这是一位娴静文弱的女子,说话声音不大,戴一副浅色镜框眼镜,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打招呼后才知道,她是听说我们要来特意请假回来的。
“这是我的爱人,叫张玉梅。”杨利伟介绍道。张玉梅与杨利伟是同乡,都是辽宁葫芦岛绥中人。他们同上县里的重点中学,全年级共10个班,杨利伟在尖子班,张玉梅在普通班。他们在学校并不认识。张玉梅知道杨利伟是因为后来他被选为空军飞行员,一下子成了学校的新闻人物。1989年元旦,杨利伟从青岛疗养回家,经人介绍认识了张玉梅。两人见面后,双方感觉都很好,以后靠书信来往。1990年12月,杨利伟第二次疗养回家时,两人结了婚。
婚后他们夫唱妇随。几年间,张玉梅随杨利伟在空军部队辗转了几个地方,1993年3月,张玉梅同杨利伟来到梁平,在县里的教师进修学校任教。看得出,他们的小日子过得很安宁,很幸福。为了这一点,他们为小孩取名:杨宁康。
“利伟当航天员,你愿意吗?”我问。
“愿意。利伟很看重自己的事业,无论他干啥,我都支持。”张玉梅回答说。
1998年1月,杨利伟正式成为首批航天员,张玉梅也随后调到北京从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虽然她与杨利伟同在航天城,但近在咫尺却不能天天见面。航天员封闭式管理,只有双休日才能回家,有人诙谐地说他们是“周末夫妻”。
首飞航天员选举拒绝无记名投票
10月14日下午3时,发射场指挥部和工程指挥部召开会议,最终确定发射时间,启动发射程序。参加会议的有工程指挥部成员、发射场指挥部成员及工程各系统负责人,共200余人。从气象专家的预测看,10月15日、16日,无论是发射场还是着陆场,天气都比较好,以晴为主,高低空风速可以满足发射、着陆的要求。工程指挥部决定: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正式发射!
下午4时,工程指挥部成员又接着召开第二个会议,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最终确定首飞航天员!主持人问大家:“我们是否采取无记名投票?”大家表示,不用了,还是逐个表态好,这样可以充分发表意见。
经过每一名委员的表态,当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首次载人飞行由杨利伟作为首飞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作为候补航天员”的决定时,大家长时间鼓掌。李部长接着说:”为了对历史负责,请每个指挥部成员都要在决议上签字,以示负责,这将作为历史的见证,作永久的保存!“
总指挥又站起来说:“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决定。第一,在5点20分召开的首飞梯队同记者见面会上,要不要宣布担任首飞的航天员?”“最好不要宣布,如果一宣布,今天晚上新闻媒体就可能炒作。”记者招待会主持人、总装政治部主任董万才说。
“那好,”总指挥接着说,“第二,会议的决定,今晚要不要告诉杨利伟?”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可以告诉。第一,如果不告诉,三个人心里没数,七上八下的,就可能影响首飞;第二,相信杨利伟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第三,如果杨利伟心理素质不过硬,还有翟志刚、聂海胜两名候补,同样可以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发射前17小时,历史选择了杨利伟。
在太空与妻儿对话
晚7点多钟,利伟的父母及妻子、儿子都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航天员医监大厅观看利伟在太空的飞行情况。突然,北京指控中心通知我们,在飞船运行第八圈时,军委领导安排了一次利伟同他家人的天地对话,请张玉梅带上儿子和利伟的父母到指挥控制中心。
“爸爸,你在天上吃什么?”
因事先没有这个安排,突然通知,玉梅也不知说什么好,在路上,她问我:“说点什么?”我对她说:“你就随便问问他在天上的感受。”小宁康也问我,“伯伯,我说点什么呢?”“你就问爸爸,在天上看到什么了,吃什么了。”
中心指挥台向利伟通报,请利伟与家人通话,屏幕里的利伟由于失重,血液向头胸部充盈,脸上红彤彤的,不过状态稳定,他显得有些激动,张玉梅轻声地问:“利伟,你好吗?”“我在太空很好,感谢你们的支持。”
宁康跪在座椅上,把头伸向话筒问父亲:“爸爸,你看到什么啦?”“好儿子,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大厅里响起了一片掌声。“爸爸,你在天上吃什么?”儿子又问。“我吃航天食品。”“味道怎么样?”“味道好极了!”
坐在旁边的利伟父母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的眼角里噙着泪花。飞船发射的那天,我们在指控大厅的门外安排了救护车,在利伟家人的身边也安排了医生,主要是担心利伟的父母承受不起巨大的精神压力,怕老人有什么意外。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发射的那一刻起,两位老人就端坐在那里,从不问这问那,他们沉着镇定的表情,使许多同志都感到惊讶。
“从太空看地球太美了!”
杨利伟平安着陆后,回到北京,从首都机场回航天城,我们专门为利伟扎了一辆彩车。这彩车四周的鲜花,是清晨6点刚从昆明运来的。李继耐部长也上了这辆车。路上,李部长问了许多所关心的问题,利伟一个接一个地回答。
杨利伟在太空拍摄的场景。
——从太空看地球真是太美了!那蓝色的海洋线和高山的轮廓都非常清晰。当飞船从地球的背面到太阳一面时,地球边界就会出现一道椭圆形的金色光环,它同在地球上看日出的感受不一样,非常美丽,非常壮观。
——我没有看到长城。在飞船上不能朝下直视地球,只能通过舷窗观察地球,在这个距离上我没看到。
——在太空安排了两次休息时间,共三个小时。因为我只飞一天,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所以只睡了半个小时,我想用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太空的奇妙感受,给战友们积累更多的经验。
——进入返回段,我把自己紧紧地“捆”起来,穿越黑障区时,过载很大。舷窗外烈火熊熊,红色的火焰中还带着金黄色,就像炼钢炉倒出的钢水一样。
路上,大家就这样问着,利伟答着,非常轻松。接着,李部长问道:“昨天晚上告诉你担任首飞的消息,你认为告诉好,还是不告诉好?”“告诉好。”“为什么呢?”“告诉我,心里就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