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后,利润首先用于弥补亏损。若五年内尚未补足所有年度亏损,则可供分配利润即为净利润,等于年初未分配利润加上其他转入金额。
弥补亏损后,企业需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此部分资金可用于弥补亏损、分红或投资,但分红后股票面值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6%。当累计提取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企业还需按净利润的5%至10%提取法定公益金,专门用于职工集体福利。任意盈余公积则根据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和使用。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从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中扣除。
分配投资报酬后,企业将剩余利润作为未分配利润留存,留待未来年度分配。股份有限公司的税后利润需首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然后依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最后向股东分配利润。
企业的营业利润计算方式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费用(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及财务费用),再减去应负担的税金后的金额。
企业税后利润一般遵循以下分配顺序:一是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二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三是提取公益金;四是向股东分配利润。这些程序确保了企业资金的合理分配与使用,保障了股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