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起义后,韩恢在苏北集结800人,准备再次起义。然而,反动势力加强了防御,袁世凯悬赏10万元购买韩恢的人头。韩恢对此淡然处之。
孙中山得知此事,立即电召韩恢前往日本。在东京,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韩恢加入,宣誓忠于革命。1915年底,袁世凯在北方称帝。孙中山派遣韩恢回上海,任讨袁军第三军军长。军部设在上海,先遣部队师长伏龙先赴南通,准备再次举行起义。
社会传言四起,守军风声鹤唉、草木皆兵。江苏总督冯国璋调集重兵,到南通防御。袁军在城内大肆搜捕革命党人。伏师长不幸被捕,遭袁军杀害。韩恢闻知此事,痛心疾首,但考虑到全局,暂时忍下心头之恨。
1917年,孙中山率海军赴广州,建立元帅府,开展“护法”运动。段祺瑞驱逐总统黎元洪,解散国会,宣布废除旧国会和临时约法。双方发生矛盾,形成军阀混战的局面。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时期大总统。同年12月,孙中山准备出师北伐,任命韩恢为江苏招讨使,部署北伐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以便北伐军到江苏时作为内应。
扩展资料
韩恢(1887-1922),字复炎,今泗阳县史集乡韩圩村人,少有大志,一心报国。在私塾读书时,先生教他《论语》、《孟子》等书,他虽能背诵,却不感兴趣。先生责问他,为什么不好好读书?他沉静地说:“当今世界,列强林立,读此类东西,能兴邦强国、利我中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