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起源于日本。
5S管理包含五个内容: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由于日语的罗马拼音都是以“S”开头,所以简称为5S。
它是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1955年,日本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推行前两个S,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
之后由于对品质和效率的不断追求,又加上了后面两个S(清扫清洁),而活动的结果会促进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变化,所以第5个S(素养)形成。1986年,日本的5S书籍、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5S内容分别介绍:
1、整理(Seiri)。要与不要,一留一弃。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物品。倒掉垃圾,把长期不用的东西放回仓库。
2、整顿(Seiton)。科学布局,取用快捷。将必需物品放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的状态,把寻找必需品的时间减少到最低,即寻找时间为零。
3、清扫(Seiso)。清除垃圾,美化环境。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环境。
4、清洁(Seiketsu)。洁净环境,贯彻到底。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
5、素养(Shitsuke)。形成制度,养成习惯。对于规定了的事,大家都按要求遵守执行,并且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