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质监局如何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admin

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备,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自1963年政府负责锅炉和压力容器的行政管理工作起,安全监察这一概念在1982年2月4日颁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中被正式提出,标志着国家有关部门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正式展开,经历了初创、探索、基本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三个阶段。2009年5月1日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实施,体现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创新发展。面对新《条例》的启动,县级质监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把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

1. 强调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超过一半的特种设备事故是由使用环节问题引起,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至关重要。需明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责任主体地位,加强使用环节的安全规范化监管。具体要求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强制检验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强化气瓶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安全事故隐患报告制度。

2. 实现“四率”达标。即注册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事故结案率达到100%,以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3. 强化现场安全监察。特别是在重要节日和活动期间,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突出重点区域、单位和设备,解决隐患整改,规范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其次,要强化服务,构建和谐的质企环境。在特种设备使用监管方面,应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如完善技术资料、告知缺失、未检验设备等问题。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方面,增强企业负责人对安全培训教育的认识,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采用互动教育方法,突出以人为本,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最后,要协调好三个关系:

1. 与县政府的关系。积极汇报工作情况,争取支持,推动县域经济和谐发展。

2. 市、县局的工作配合。明确职责,加强沟通,确保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3. 与企业的沟通。保持良好关系,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改进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随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分,得到政府重视。质监部门肩负重大责任,取得显著进步,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