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混合物爆炸极限有以下几个因素:
1、氧浓度:氧气是绝大多数燃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氧化剂。在空气中,氧气的浓度约为百分之二十一。当混合物中的氧气浓度低于或高于一定范围时,燃烧就无法进行或难以维持。
2、燃料浓度:燃料的浓度指混合物中燃料成分的含量。燃料浓度过低时,燃烧可能无法发生或变得不稳定;燃料浓度过高时,可能导致剧烈的爆炸。
3、点火能量:混合物点火能量是指引发燃烧所需的最小能量。点火能量越低,混合物易于点燃,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4、温度和压力:温度和压力对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也有影响。较高的温度和压力可能扩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使其爆炸范围更广。
5、接触表面积:混合物中不同组分之间的接触表面积也会影响爆炸极限。较大的接触表面积可以促进反应速率,使混合物更容易发生爆炸。
6、气体密度和分子量:不同气体的密度和分子量也会对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产生影响。较轻的气体(如氢气)通常具有较宽的爆炸极限,而较重的气体(如一氧化碳)则具有较窄的爆炸极限。
混合物爆炸极限范围
1、下限:下限指的是混合物中燃料的最低浓度,该浓度下混合物刚好能够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发生燃烧。低于下限浓度时,混合物不能够发生燃烧。
2、上限:上限指的是混合物中燃料的最高浓度,该浓度下混合物刚好能够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发生燃烧。高于上限浓度时,混合物过于富集,燃烧反应受到限制。
爆炸极限范围之间的混合物浓度是可燃范围。在可燃范围内,如果混合物遇到点火源或引发能量,就可能发生剧烈燃烧或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