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冤字的成语中,"负屈衔冤"形容的是受冤枉的人含着冤屈。这个成语出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王安石传》:“负屈衔冤,岂可复忍?”这句话的意思是:遭受冤屈的人,怎能再忍耐下去?
"欢喜冤家"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虽然表面上像是冤家,但实际上却彼此珍惜。这个词源于《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这便是欢喜冤家,你我便是。”这句话表达了两人虽有争执却感情深厚。
"冤家路窄"形容的是冤家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容易相遇,不可回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初刻拍案惊奇》中,原文是:“真是冤家路窄,今日一命讨了一命。”意指仇敌相遇,难以避免。
"不白之冤"特指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这个成语出自《东周列国志》:“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意思是元咺出逃,是为了洗刷太叔的冤屈。
"冤假错案"指的是冤案、假案和错案的统称。这个词在王朔的小说《谁比谁傻多少》中有提到:“就按你们人制造冤假错案那个标准,我这点毛病也不够捕的吧?”表达了对不公正司法的不满。
"鸣冤叫屈"是指申诉冤屈,寻求公正。巴金在《家》的后记中提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这句话展示了他为受压迫的人发声的决心。
"夙世冤家"指的是前世的冤家对头,也表示似恨而实爱的人。宋·高叟珍《席放谈》中有:“立碑书曰:夙世冤家石介。”这句话说明了两人之间复杂的感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