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阴阳?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注意: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人体中的阴阳是什么?
一、人体的组织结构中的阴阳:
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背与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
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筋骨与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
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五脏本指周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二、人体的生理功能中的阴阳:
以功能与物质而言:功能属阳,物质属阴。
三、人体的病理变化中的阴阳:
疾病发生是因“阴阳失调”。具体有“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等。
四、诊断时用来分辨的人体中的阴阳:
如发热、疼痛、丹毒、脓肿等多为阳证;感染性结核、肿瘤等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隐痛等症为阴证。
又如浮大洪泽为阳;沉小细涩为阴。
此外,人体的色泽、声音、呼吸、气息、脉象部位也可分阴阳,用来诊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