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程

admin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3年3月至1958年6月,学校名为海南垦殖分局干部学校,主要任务是培训党政和技术人员,同时也进行文化补习。开设的专业涵盖会计、统计、热作栽培、植保、加工、机务、测量、气象、畜牧和护士等,培养了1200多名干部,其中500多人获得中专学历。这些毕业生大多成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垦区农场的重要基石和骨干力量。

第二阶段,从1958年6月至1974年9月,学校转变为广东热带作物学校,专业领域扩展至财会、橡胶加工、畜牧兽医等,共培养中专毕业生1670人和300多名干部。毕业生们在垦区经济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有的在领导岗位上贡献卓著,有的在专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这一时期被誉为"南国桃园一枝花",并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然而,学校在"文革"期间被迫停办。

1974年10月,学校复办干校并改为中专,名为广东农垦海南中等专业学校,1987年迁至海口市海垦路。海南建省后,校名改为现名,增设了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等专业,同时与电大合作,设立电大分校和大专班,辐射12个农场,走多元化的办学道路。这一时期培养了大量中专、大专和农广毕业生,累计培养了33000多人次。学校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紧跟市场,设有10个专业和23个教学班级,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荣誉。

扩展资料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是海南农垦企业最早创办的多专业综合性的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早在海南农垦创业伊始,老一辈领导人便高瞻远嘱,将发展垦区教育事业当作发展我国 橡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确定了"育苗与育人同步"、"培养实用人才"的教育发展战略,于1953年3月创建了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干部学校。1958年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干部学校改名为广东省热带作物学校,"文革"期间一度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