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通过聆听促进关系深度

admin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教聆听方法的书籍,但很多方法看过就忘了,很难成为自己的能力。

深度阅读也许很耗时间和精力,也难以迅速提升阅读量,但我相信的是,把一本好书精读、读透,比泛泛地看100本书更来得有用。

下面是我用拆书法对一个书中片段作的解读。

主题:如何通过聆听促进关系深度?

下列片段选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30周年纪念版P260-261

这个片段讲了倾听的5个层次以及回应型聆听和移情聆听。回应型聆听是⼀种站在⾃⼰的⻆度做出判断、评价以及建议的聆听,移情聆听则是⼀种站在对⽅⻆度,能让我们深⼊理解说话者的情感,与对⽅进⼊深层交流的聆听。

下⾯我们通过⼏个例⼦来看看这两种聆听的区别。

⽐如,你朋友和你抱怨,⾃⼰的⼯作表现和绩效评价⼀直不错,这个⽉确定的晋升名单⾥却没有⾃⼰。这个时候,如果你这么说:“没关系(判断),这次不⾏还有下次(评价),只要你不放弃(建议)。"这是回应型聆听。

“你是说这次本该是你晋升的,但公司却没有提拔你(复述),你因此感到有些郁闷、失落,甚⾄⽣⽓(理解),是吗(确认)?"这是移情聆听

你家⼩孩⼀放学回来就和你说,“我讨厌上学,我可以不去上学吗?”你回应说,“不上学你以后怎么养活⾃⼰?(判断)这是哪个倾听⽅式?回应型聆听。

当你说,“哦? 你是说因为讨厌上学,所以你不想去学校了,是吗?能和我说说发⽣了什么吗?这是移情聆听。

从这两个例⼦就可以看出来,回应型聆听通常是站在⾃⼰的⽴场或价值观上对听到的内容在内⼼⾥做了判断,然后给出评论、建议。这样的回应通常很容易让倾诉者感到不被理解。在⼀些理性的对话⾥,⽐如对⽅明确提出希望你给出具体的建议或想听听你的想法时,可以⽤回应型聆听。

⽽移情聆听是站在对⽅的⻆度,通过复述对⽅表达的信息,理解并确认对⽅的真实情感或想法,能够让对⽅感到被关注和理解的聆听⽅式。在说话者带着情绪在表达时,可以⽤移情聆听。

通过上⾯的例⼦,我们来总结⼀下移情聆听的三步法:

第1步,复述,关注对⽅表达的内容和语调并复述出来。

第2步,理解,观察对⽅的肢体语⾔和整体状态,尝试理解TA话语背后的情绪或想法。

第3步,确认,以真诚的语⽓,向对⽅确认你对TA的真实感受或想法理解是否正确或者直接询问TA。此时,即使对⽅回答说你的理解错了也不要紧,你可以继续追问,”我很好奇,你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

再举个例⼦:当你的好朋友跟你说,“我最近开始有点怀疑⼈⽣,感觉不到活着有什么意义。

运⽤移情聆听,第⼀步复述:你是说你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吗?

第⼆步理解:你现在看起来感觉挺失落和沮丧的。

第三步确认:我感受到的,是你现在的真实感受吗?

通过这样的回应,两⼈将有可能进⼊深⼊的沟通,你会更加了解对⽅,你们的关系也会⽐之前更加有深度。

有的伙伴可能会想,这么简单的三步,就能做到更加理解对⽅吗?

在⼀场涉及情绪的对话中,移情聆听可能需要多次重复使⽤,才能让沟通得以深⼊。同时,当你在倾听时,内⼼可能会跳出各种想法念头,你需要克制⾃⼰表达的欲望,不断地在内⼼⾥问⾃⼰,“TA对我说这些,TA真正想表达的会是什么?TA希望我做什么?" 这样可以让你减少⾃我为中⼼的、本能回应式的倾听。

这样的倾听⽅式,做起来不轻松,对吧?

总结⼀下,什么情况下可以去⽤移情聆听呢?

第一,对⽅的表达⾥是带有负⾯情绪感受的。

第二,对⽅是你在乎的⼈,你愿意为了帮助TA或者和TA建⽴、维持甚⾄有更深⼊的关系⽽付出努⼒。

第三,你⾃⼰是⼀个能够感知情绪且能够接纳负⾯情绪也愿意表达情绪的⼈,否则你很难做到移情倾听。

另外,在⼀般事实性的对话⾥,⽐如做⽇常⼯作汇报、听课时,不需要⽤移情聆听。

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提升倾听能力,让身边多一些被理解,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