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其医学价值最初在器官移植研究的推动下被揭示。作为移植抗原,HLA在器官移植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临床实践显示,异体器官移植(除同卵双生子外)最常见的问题是排斥反应,而HLA的遗传特征与此密切相关。同胞之间的HLA类型可以分为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和不同三种,这直接影响移植的成功率。HLA相同的供者移植效果通常高达90%以上,而单体型差异显著降低移植存活率。HLA的研究揭示了其在移植配型中的关键作用,将器官移植提升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成果。
1972年,Russel首次报告银屑病与HLA-B13或HLA-B17相关,此后发现许多疾病与特定的HLA类型存在关联。例如,强直性脊椎炎患者中约90%带有HLA-B27,这使得HLA分型具有了诊断价值,甚至能区分不同亚型的临床表现。青少年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HLA-B8、HLA-Bw15和HLA-B18相关,而晚期发作型糖尿病则没有这种联系,HLA因此成为这些疾病的遗传标记。
在遗传疾病诊断中,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由于21-羟化酶缺乏,通过HLA抗原的多态性和家系分析,发现与HLA-B、DR位点紧密连锁,这使得产前诊断成为可能。在优生学中,通过分析HLA,可以预测某些疾病的遗传风险。同时,关于HLA与长寿的关系,也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