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世界上的语言,按照其发音的优美程度,排序(自己没听过的语言请别写)

admin

塔加洛语:男女说出来都会非常细腻柔和,不脆不粘非常,清晰连贯,整句话起伏不是很大,但是在句尾的时候非常鲜明。整个语言听起来很有修养的感觉,就连吵架时的暴怒都被有效抑制住了。菲律宾的电影里可以听到。

印地语:没有非常细腻,发音有明显的块状,但是还是相当柔和棱角不会太强,同时又清晰明朗,就算语速再快也不会显得含糊不清。语调也非常自然平稳。印度的电影里可以听到。

波兰语及乌克兰等斯拉夫语族的语言:轻重节奏非常鲜明,时快时慢,超多辅音连缀虽然使发音含糊,但是带来了很一种毛茸茸的感觉,再加上法语和德语中常见的清和浊齿龈硬腭擦音和那一串串大舌颤,简直让这些语言染上了高贵的气质。但是唯一的缺陷就是让我不爽的元音中间的/j/音(俄语表现地最明显,拖了斯拉夫语的后腿),尽是些什么jibiajibia的。语调还算OK,平稳柔和。

西班牙语:语音上清晰爽朗,流畅。语调平稳自然。但是感觉元音太少了显得很闷,而且缺乏送气的清辅音音节显得很沉重,生硬。不过听说葡萄牙语会比较软一点。

英语:跟斯拉夫语一样是stresstimed所以也是轻重节奏鲜明。但是美式有些粘哒,英式语调要不非常催眠或很急躁要不就是装逼得要死。但总体还是蛮顺耳的。

日语:如果没有汉字系统和音读系统,还是挺清纯的,但是一旦有了汉字音读的那些长音促音拨音之后整个发音系统就混浊混乱了,特别中老年男人说日语真是要命,含糊省音得不行了,像口里含着屎一样。如果是正式场合下妙龄少女用日语广播,那将是无比之享受。动漫中的日语发音听觉效果也是良莠不齐,总的来说只能有萝莉和正太讲才好听。大叔死到一边去。

MandarinChinese:需要看人说,如果是非常标准的播音会感觉十分明朗清爽,特别是男声;但是全中国有几个一级甲等呢?接受不了台湾腔(发音太前了太干瘪)和京腔(舌头怀疑被自己吞下去了一半,“大栅栏”含糊得让人完全听不出来是汉语)这两种极端的变体。

对法语,德语,意大利语,韩语,等常听语言没有如该榜的原因分析:

虽然这三门语言虽然让人听着不讨厌,但是个人感觉各自缺陷还是挺明显的。

法语:那要颤没有没有颤出来,现在又越来越浊化和元音化了的小舌音,简直像是该语言里结着的块块伤疤,用某位学者的话说:“像是一边blowjob一边讲话”。

德语:那生硬的升降调像是要斩断人的腰。

意大利语:那一次又一次重复着的从5到1的高降怎么听都有点像是抽风的感觉。

韩语:语调要不就平稳地过头要不就起伏地过头。韩语大部分时间听起来都像是在随时准备打架,那种不满,那种怨愤即便是用最正常的方式讲都能感觉得到。

认为某个语言好不好听就跟你喜不喜欢吃辣椒一样,因人而异,并没有任何的恶意,只是闲得好玩胡扯。一下是我个人比较抓狂的几门语言的发音。

1.泰语:这个貌似大家普遍有体会,听了有种浑身瘙痒,肠胃不适,就算你刚失恋不久听了也会笑翻天的一门语言。这种语言之所以有这么奇特据我分析是因为她汇聚了两种发音特点完全不相干的两个语系的发音方式。如泰语中的词尾非除阻的塞音和后高展唇元音以及多声调都是汉藏语系的特点,但是她偏偏还有大舌颤以及辅音连缀等印欧语系的特点,导致这个怪胎就诞生。听到泰语的感觉就好像不小心吃到了一个蒸得巨烂无比的烫茄子,粘糊糊的又咽不下去。

2.越南语:在泰语的基本特征基础之上在加那感冒貌似永远好不了的鼻音。

3.阿拉伯语:有一个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在一个人潮滂湃的大厅读课文,不久只剩下他和挑战自我心理极限的我两个人。那个舌颤可以颤出至少两级地震,那个喉擦音可以擦出一层地沟油,那个辅音连缀,完胜街边所有烤羊肉串的吆喝声。

。。。。。。

其他的奇葩大家可以继续往后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