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进餐心理环境创设的方法有哪些

admin

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创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

幼儿有进食、排泄、睡眠等基本的生理需要,幼儿生理需要是否被满足,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影响班级的心理气氛,反应出师生关系的质量。据“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结果显示,43%的城市幼儿家长报告他们的孩子在园内有喝水少的问题,46%的家长报告孩子有憋便的现象。有的幼儿大、小便解在裤子里了,也不敢告诉老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恐惧老师那种怕脏、怕麻烦的厌恶表情,另一方面是害怕老师的训斥及同伴的嘲笑。而惧怕教师的心理就会形成幼儿胆小、怯弱的不良个性,影响其心理健康。为了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幼儿园可把进餐活动的气氛,以及幼儿是否缺水、入厕的自由,有无憋尿、憋便的情况及老师是否训斥孩子,作为创设良好心理环境的基本指标;而教师可从改变厕所环境、营造就餐和谐氛围及温馨睡眠环境人手,教会幼儿入厕技能(如:穿脱裤子,擦屁股等)、进餐技能,提醒幼儿喝水、上厕所,友善对待尿裤子的孩子,并为其保守秘密,使幼儿感到轻松和愉快。

(二)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安全需要

当幼儿从温馨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时,其安全需要尤为突出,此时,幼儿园的工作应围绕让幼儿尽快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适应新环境而进行。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老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班级里难免有自理能力特别差的孩子,老师应主动热情地帮助这些孩子,不要嫌弃他们,时常提醒他们;而对于那些入园情绪障碍严重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比如:有的孩子哭闹得很厉害,老师应过去抱一抱他,拿手绢给他们擦鼻涕、擦眼泪、哄劝一下,哭闹便会减轻。其次,教师要组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用有趣的游戏活动、图书、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如:组织他们玩大型玩具,滑滑梯、转转椅,做吹泡泡的游戏等。另外,大带小的活动也是减轻人园幼儿“分离焦虑”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弟弟、小妹妹表演节目,送给他们自制玩具,带他们游戏等等。这样就可使幼儿逐渐地将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满足幼儿依恋的需要,减少心理焦虑,从而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总之,帮助新人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帮助插班幼儿适应新环境,应是当班教师主要的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