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企业怎么知道是否有职业病危害

admin

第一、请有资质的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生产现场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评估和检测。

第二、一般生产弹簧,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可能是属于金属加工——粉尘,热处理——高温;

第三、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法定的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1、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矽肺

2、行业举例:

(25)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镀件喷砂、工件喷砂、除油除锈、喷砂粗糙

(26)机械工业:铸造型砂、铸造造型、铸造落砂、铸件清砂、熔模铸造、石英砂打磨、抛光

四、物理因素

(一)高温

1、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中暑

2、行业举例:

(59)金属制品业:金属退火、金属材料切割、金属构件修整、金属锻打、坯饼浇铸、钢板热成型、搪瓷烧成、铝制品熔炼、铝制品浇铸、铝制品热轧、焊药制备、焊条烘焙、焊粉制备、焊粉筛选、焊丝制备

(60)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业:镀件驱氢、镀件干燥、退火、正火、回火、铅浴、电喷涂、气喷涂、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

(61)机械工业:铸造熔炼、铸造浇铸、铸造落砂、压铸铸造、锻造、机械部件清洗、金属粉末冶炼、粉末冶金烧结

第四、GBZ/T157-2002《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

3.1.1 职业病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所直接引起的疾病。

3.1.2 法定职业病 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和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式规定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3.1.3 职业病诊断标准 具有法规意义的职业病诊断技术标准。

各标准概括该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及其分级标准和处理原则等,作为职业病科和有关临床医师诊断及处理职业病的依据。

3.1.4 职业病诊断分级标准 采用能作为职业病诊断依据的临床及实验室有代表性的指标,区别病情的严重程度。

3.1.5 现场调查 深入作业或事故现场进行调查,采用巡视、询问和查阅记录等方法,旨在了解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品种、性质、来源、同工种人群的接触情况及健康状况,必要时进行作业环境的监测及接触者的健康检查等以明确职业性危害因素与健康损害的关系。

3.1.6 职业病诊断 对某种疾病的本质、病情程度及其与职业性危害因素有无因果关系所作出的判断结论。

必须依据职业史、现场调查和医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辨证分析和逻辑推理,除外类似表现的其他疾患,方可作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