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高考改革后,高考志愿的填报规则出现了显著变化。首先,录取方式不再区分文理科,采用综合招生,意味着考生可以选择更广泛的学科和专业。其次,实行了“专业+院校”的志愿填报模式,取消了专业调剂,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增加至96个,大大扩展了选择空间。此外,赋分制的实施引入了新的计分体系,语、数、外每科150分,6选3等级考学科每科100分,最终高考总分为750分。需要强调的是,考生的考试成绩与最终得分并非完全对应,决策时需综合考量。
在面对96个志愿的填报时,重点在于专业院校定位和志愿排序。考生需合理规划,区分目标院校和专业,确保梯次分布合理。筛选目标院校和专业时,建议采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策略,即一段和二段前面的志愿,可选择30比30比20的比例。在“冲”的志愿中,选择对学校兴趣浓厚的,对专业则不必过于苛求,确保即使专业不理想,也能通过校内转专业或考研时转换专业。高考是人生中的关键选择,新高考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合理运用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决策,按照专业志愿填报,避免了专业调剂的烦恼,使考生可以放心地选择心仪的专业。